(記者 李嚴)9月1日,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雖然我市電詐警情和經濟損失數均處在全省低位,但是通過市反詐中心每天梳理的報警情況看,每天淮南市仍然有不少群眾被騙,遭受財產損失,形勢還是十分嚴峻的。
據市公安局刑警支隊負責人介紹,當前電信詐騙的種類根據公安部的統計有十九大類,一百多種小類,針對我市群眾最常見的詐騙類型主要是以下幾種,包括網絡刷單、網絡貸款、殺豬盤詐騙(又稱婚戀交友投資類詐騙)和冒充領導(熟人)類詐騙。
市民如果遭遇了電信網絡詐騙,可以通過什么方法能夠挽回財產損失呢?
據他介紹,如果有群眾不幸遭遇電信網絡詐騙,一定要在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現在我市的110指揮中心和反詐中心已經可以實現三方通話的功能,市民要準確提供騙子的銀行賬號、支付賬號、通信工具。市反電詐中心接到報警后會迅速通過平臺系統,開展即時查詢、緊急止付、快速凍結等資金查控工作。如果報警及時,反電詐中心有一定概率幫助被害人追回損失。如果成功止付凍結涉案資金,對資金權屬清楚的,公安機關會根據公安部和銀保監會有關文件規定,協調商業銀行按照規定程序將被騙資金原路返還到被騙群眾的賬戶中。
比如在8月,壽縣一家公司被冒充領導詐騙了175萬元,由于被害人報警及時,反詐中心民警僅用時15分鐘趕在騙子轉賬前成功止付了被騙資金160萬元,目前反詐中心已啟動資金返還程序。
據了解,今年以來,市反電詐中心已經成功返還19人受騙群眾,共計162萬元。目前還有44筆,共計390萬元正在辦理中。
在此,淮南警方提醒廣大市民群眾,一定要提高防騙意識,做到“三不一多”:未知鏈接不點擊,陌生來電不輕信,個人信息不透露,轉賬匯款多核實。同時請大家盡快下載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