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風吹稻香。
“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边B綿秋雨過后,天氣放晴,在鳳臺縣楊村鎮李圩村廣袤的農田里,晚稻正在收割,冬小麥等著下種,農時緊迫。虧得有鳳臺縣農盼水稻機插服務專業合作社的大型機械不停忙碌,摟扒打捆,秸稈離田,克服不利天氣影響,搶收搶種,最大限度保障農時,為來年糧食豐收打下基礎。
農盼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陳傳安介紹,“我們3天前把這稻子收了,現在就是秸稈打捆,土地深翻,然后就開始播種了。我們一共托管了2100畝土地,全程服務的是2300畝地,總共是4000多畝地。在天氣能夠保證的情況下,從收到種,一個禮拜時間里,這4000畝地就能完成任務!
據了解,鳳臺縣農作物種植以稻麥輪作為主,常年種植水稻60萬畝左右。早前,農民種植水稻一直處在傳統的“三彎腰”狀態下進行生產,勞動強度大,農業效率低。當年,鳳臺縣在鄉鎮試驗、示范機插秧技術之時,陳傳安便積極響應,他看到了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廣闊前景,樂此不疲。
“你看農村年齡大的,他們下田插秧、背藥機子打藥有困難,我們就給他服務。先是搞機械插秧育秧,然后是病蟲害防治,我們是自走式機械打藥,F在合作社又跟村里進行土地托管,村里把農戶的地托管過來,三位一體,農戶有保底收益,村里也能有收入,我們全程參與服務,農機作業也不用東奔西跑了,省油省力!标悅靼舱f。
李圩村黨總支書記丁佩業介紹,“我們村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與農戶簽訂托管協議,就是每年每畝地是800元錢交給村民。我們村集體再跟合作社簽,合作社交給村集體也是每畝地800元錢。我們這托管模式,是1:4:5的分紅,就是在800元錢基礎上,合作社要是盈利了,就是村里得10%,村民得40%,其余歸合作社!蓖恋赝泄芎,在外打工的村民輕松了,不需要在收麥收稻時趕回來!安灰埣倭,不再耽誤來回在路上的時間,打工的工資不被扣了!
土地托管協議是一年一簽,目前的情勢是每年都在增加。陳傳安最早進行土地托管是在2019年!2019年我們合作社托管的一畝地增收在600元錢左右,農戶按比例分40%,合作社分50%,村里是10%,像這樣農戶分240元錢,合作社分300元錢,村里面分60元錢!
同時,土地托管是全程機械化,效率高,有利于搶抓農時,具有普通農戶不可比擬的優勢,助力農業提質增效。陳傳安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我們進行土地托管后,土地集中連片,地塊大了,這樣就可以把一些先進農業技術運用上,你像機插秧,比直播稻要早1個月,生長期長了,米質提高,出米率高。還有,病蟲害統防統治,應用了新型植保機械,防治效果得到了保證,防治效率提高,減少了農藥的流失與浪費,減輕了農藥對環境的污染。防治的時候,要比農戶少一到兩次,我們統一防治也能節約防治次數,而且,肥料使用的都是專用肥,肥效期長,而且肥效要好,降低成本!
得益于托管土地面積大,陳傳安還聯合其他合作社直接從廠家拿貨,這樣就省去中間商的差價。土地托管,農田不再撂荒,通過集中采購、標準作業、統一服務、訂單收購等,更能發揮規模優勢,有效降低農業生產成本,為每年給鄉親們分紅增加了砝碼。(記者 張雪峰)